作业选录 | “有+VP”结构及其变体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方向与影响因素
编者按
上学期,李子鹤老师开设的“语言学概论”课程要求同学们提出一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前人研究综述、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在此选录四篇作业,与大家交流分享。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篇作业的选择,除了写作方面的考量,也兼顾了公众号的特点,不完全代表作业的评判。选录的四篇作业将分四期推出。
“有+VP”结构及其变体
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方向与影响因素
元培学院 张泽稷
一、选题意义
“有+VP”结构及其变体这里指“有没有+VP”“有+VP”“没有+VP”三类句式,它们或者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受到方言,尤其是闽粤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句式;或者是旧有的句式,但受到了影响,发生了变化。三种句式中,“有没有+VP”“没有+VP”已经较为成熟,而“有+VP”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随着互联网的兴盛,这一现象越发明显。该选题希望通过收集分析语料给出这类句式的占比与分布的变化,并研究语言群体的年龄、地域、互联网使用时间等因素对“有+VP”句式变化速度的影响。作为汉语语法变化的一个缩影,研究这类句式的演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并借此一窥语言背后的文化与社会的变动。
二、文献综述
“有”字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动词,历史悠久,发展出了众多引申义与虚化义,因此很早就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早期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是狭义的“有”字句,即以“有”包括和“有”对立的“没有”、“没”为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张豫峰,1998)。在80年代以后,人们对“有”字句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不满足于此;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地与港澳台及一众南方方言区的接触越发紧密,新的语言现象也随之诞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其中就包括“有+VP”结构:
唐国强的(书法)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从来未见有拍卖(王森、王毅、姜丽,2006)。
这种“有”字的用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朱德熙(1982)、邢福义(1990)、吕淑湘(1999)、董秀芳(2004)、王森(2006)、王国栓(2008)等人都对此有过叙述与分析。针对普通话“有+VP”结构的产生,学者们提出了几种解释,主要有南方方言影响、古汉语“有+VP”结构的复兴、普通话内部结构的自发调整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还原“有+VP”结构的演化过程。
(一)南方方言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句式虽然在普通话中仍然是较新的用法,但在不少南方方言中是一种传统的用法,很早就为语言学家记录。一般来说,学界基本认同“有+VP”是“从广州话(以及台湾闽南话)传入普通话的一个新用法”(赵元任,1979/2010),而台湾的闽南话本身又受了闽方言的影响。学者们一方面对此类方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则将对于方言的分析作为了解普通话的“钥匙”,具体说明了弄清普通话中“有+VP”结构的语法和语用效果。郑懿德(1985)对福州方言的“有”字句做了详实的总结,并将不同于普通话的用法分为“有+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形容词”“有+名词”“有+够”四类,其中“有+动词或动词短语”一类又细分为“肯定动作、行为的真实存在”“动作、行为业已发生”“表示做某事的意志、愿望和可能”三个主要的类。郑敏慧(2009)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有”所表现出来的“完成”义只是语法语义、所处语境两种因素相配合产生的言语意义,不是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有”字本身的语义特征为“肯定动作的发生或存在的状态”。施其生(1996)以汕头、广州、梅县三地方言为基础,在语义、语法层面上论述了“有”并非完成体标记,并通过一类与“有”类似的词构成的语义小系统论证了“有”的地位或者说作用,在于肯定后面的谓词性成分所述事态的客观现实性。在此基础上,窦焕新(2006)论述了台湾普通话中的“有+VP”结构与闽方言之间的联系,认为“有+VP”句式中的“有”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完成体的标记,这一观点与袁家骅(1983)、詹伯慧(2001)等一致;王国栓、马庆株(2008)结合施其生(1996)对粤方言的分析讨论了普通话中“有+VP”的效果,指出“有”和时体关系不大,侧重于表情态。张亮(2021)等人同样持此态度。
学者们通过对照方言与普通话,进行了细致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解释了普通话的“有+VP”结构的性质,但并未说明方言如何影响普通话。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作为外部原因,需要通过内部原因发挥作用,此外,方言中“有”字的用法与普通话相区别之处不仅在于“有+VP”,然而其他用法却没能进入普通话,或者说程度不深。对于内部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者将“有+VP”结构看作古汉语语法结构在普通话中的“复兴”;另一者将“有+VP”结构解释为普通话内部结构的自发调整。
(二)古汉语“有+VP”结构的复兴
“有”作为体助词产生的时间比“了、着”等要早得多,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是汉语体助词最早的源头(宋金兰,1994)。在先秦汉语中,“有”字已经出现包括“有+VP”结构在内的多种句式,相对应的还有“无+VP”结构,如
(1)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邶风·泉水》)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前人多以词类变换、活用来分析“有、无”后的成分。张文国、张文强(1996)对这类句式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句式变换、等值结构、代词替换等手段说明了在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中, “有(无)”均为动词,该结构将后面的VP成分指称化,表示有(无)VP所表示的事物化了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这一点与普通话中“有+VP”表示“肯定动作的发生或存在的状态”有相通之处。古代汉语和普通话“有+VP”的这种类似性为许多研究者关注到,认为口语中的“有+VP”,实际上不是什么新现象,而是历史上曾经消失了的结构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复活”(王国栓、马庆株,2008)。张亮(2021)总结了先秦汉语、现代汉语“有+VP”的变体及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现当代汉语‘有+VP’结构的存在形态与先秦汉语‘有+VP’的存在形态具有较大一致性”。然而,将普通话的“有+VP”论证为古汉语语法的复兴证据依然不够确凿。学者大多承认“有+VP”在先秦汉语中较为发达,但是在中古汉语中受到抑制,逐渐没落,该句式在普通话中“复活”的社会条件、语言内部条件尚未得到清晰有力的说明(汪景民,2016)。
(三)普通话内部结构的自发调整
将“有+VP”的发展解释为普通话内部结构的调整,大致有三个可能的方向。其一为“有”字的引入是普通话表情达意更丰富。施其生(1996)提出,汕头话中的“有+VP”含有肯定、确定的意味,在普通话中无法准确翻译;王国栓、马庆株(2008)在此基础上细化,提出普通话中存在一般叙述与一般肯定,而“有”填补了二者之间“一般肯定”的空白。其二为“有+VP”填补了普通话结构的不对称性。普通话中“有没有+NP”的否定回答为“没有+NP”,肯定回答为“有+NP”;“有没有+VP”的否定回答为“没有+VP”,而肯定回答一般为“VP+了”,这造成了一个不对称,在类推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有+VP”结构,董秀芳(2004),张亮(2021)等学者同样持此意见。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有没有+VP”和“没有+VP”是普通话的基本结构,事实上,“有没有+VP”本身也是来自于方言的句式,直到00年左右才成为常用句式,进一步发展成熟;而诸如“没有相信”这类“没有+VP”表达主观否定评价的句式也是新兴的用法。(王森、王毅、姜丽,2006)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谈论“有没有+VP”的否定回答的类推作用是不够的,还要将“有没有+NP”对“有没有+VP”的类推作用一并考虑才足够全面。其三以跨语言视角出发,明确存在句和领有句之间的在动词的使用、语序、有定性效应、方位特征等方面表现出密切而本质的联系,(王勇、周迎芳,2012)从人类语言的共性角度说明了“有”字发展出“有+VP”的自然性。
(四)对演化过程的探索
以上种种理论分别从语言接触、历史发展、内部结构等方面说明了“有+VP”结构的性质与特点,它们一定程度上都属于形式化的分析,依靠有限的语料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触及该结构的演化过程。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者以社会语言学为基础尝试对句式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王玲(2005、2011)、蔡瑱(2009)、刁晏斌(2012)、张丽华(2012)鲁运辉(2012)、李晨(2016)、闫克(2019)等;使用的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隐秘调查、语料检索、电话访谈、录音、观察等;得出的基本结论也大致相同,即“新句式的社会扩散情况与被试的性别、年龄、方言背景、语言社区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认同度、接受度越高,使用率就越高。”(闫克,2019)。这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全面的地方:其一,以上研究关心的一般是“有+VP”结构的分布,而依照王森等(2006)所述,“有没有+VP”及“没有+VP”表主观评价这类句式同样来自于方言,尚处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且直接影响了“有+VP”的发展,因此将这类句式的使用情况一并考察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句式的特点以及类推作用的强度;其二,这些研究多是针对一时一地少数人群的考察,收集的数据样本较小,且以受教育人群为主,普遍性有一些欠缺,难以反映当地的普遍情况。
三、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
针对上述两点可能的不足之处,该研究希望在两个方面考察“有+VP”及其变体的发展。大致来说,其一,以上文所述的社会语言学调查为基础,分别选择选北京市、福州市的两所初、高合办的中学,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社交状况等,问题以“有没有+VP”此类形式设置,分析回答的句式;与此同时,尝试设置一些情景对话,要求依据上下文填补问句、否定句,且这类对话往往可以用“有没有+VP”或“没有+VP”表主观评价的方式表述,据此分析提问与否定的常用句式。其二,网络社交平台富集了大量语料,其娱乐性质决定了语料也偏向口语,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句式的传播,且不同平台用户光谱也有所不同。该研究选取微博、抖音、知乎、哔哩哔哩四家平台,尝试利用爬虫工具抓取自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间焦点话题、热门回答及相关评论下的用户发言、主页公开的常用IP地址,筛选并统计含有“有没有+VP”“没有+VP”“有+VP”等句式的段落,借以考察不同“有”字句在不同语境下的分布,与用户所在地域的联系,以及结果是否受到不同平台用户年龄、教育水平的影响。预期得到的成果为:一、“有没有+VP”“没有+VP”的传播范围远高于“有+VP”,且后者的使用频率与前者的使用频率呈正比;二、“有+VP”及其变体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地图,其中南方的使用频率高于北方,且在年轻人中更为流行,并受到教育程度、互联网熟悉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希望在更大的数据样本下得到较为精细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蔡填.上海高校学生“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
[2] 刁晏斌.两岸四地“有+VP”形式考察[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2年第1期.
[3] 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4] 窦焕新. 台湾普通话中的“有+动词”研究[J]. 2006年第3期.
[5] 李晨.海南高校学生对“有+VP”结构的使用调查[J].青年文学家,2016年.
[6]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
[7] 鲁运辉.汉语口语中有+VP句式使用的社会分层考察——以湘潭地区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12年.
[8] 施其生. 论“有”字句[J]. 《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
[9] 宋金兰. “有”字句新探——“有”的体助词用法[J]. 青海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10] 王国栓、马庆株. 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J]. 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2期.
[11] 汪景民. 现代汉语“有+VP/V”句式成因刍议[J]. 语言本体研究,2016年第1期.
[12] 王玲.“有+VP”句式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社会语言学, 2005年第2期.
[13] 王玲.句法结构的定量分析——以“有+VP”格式为例[J].汉语学习,201l年.
[14] 王森、王毅、姜丽. “有没有/有/没有+VP”句[J].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15] 王 勇、周迎芳. “有”字句的历时考察和横向比较[J]. 2012年第5期.
[16] 邢福义. “有没有”疑问句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暂社版),1990年第1期.
[17] 闫克.“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
[18]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
[19]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 张丽华.京鲁宁高校学生“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21] 张亮. 接触与类推:“有+VP”结构在普通话中的接受[J]. 汉语学习,2021年第2期.
[22] 张文国,张文强. 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3] 张豫峰. “有”字句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1998年第3期.
[24]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 汉语口语语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2010年.
[25] 郑敏惠. 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26] 郑懿德. 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 方言,1985年第4期.
[27]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年.
供稿:李子鹤老师“语言学概论”课程
审稿:中文系团委
编辑:中文系团委媒体中心 张雪婧